【光明网】上腹多器官移植联合肾移植根治多个顽疾

2020-12-09
    10余年辗转广州与深圳各家医院,今年40多岁的丁叔从10余年前开始患上了乙肝肝硬化、严重的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疾病的折磨使他苦不堪言。经过多方打听,丁叔慕名找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副院长的团队。
    入院后,何晓顺教授组织进行了多学科会诊讨论,邀请了包括本科室肾移植团队,肾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共同为丁叔制定个性化的移植治疗方案。
    何晓顺教授表示,针对患者目前的病情,进行上腹部多器官移植联合肾移植手术,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但多个器官同时进行移植,无论手术难度,还是围术期的管理,术后抗排斥方案的调整,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需要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期的管理方案。何晓顺教授团队早在2004年就完成了全球首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2015年凭借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技术创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该院上腹部多器官移植的手术例数及临床疗效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按照何晓顺的部署,先进行上腹部多器官移植,然后再进行肾移植。这台手术配备了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5位教授、多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博士研究生,麻醉科及手术室也配备了精兵强将,轮番上阵,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首先,鞠卫强副主任医师及陈茂根副主任医师进行了多器官(肝、胰腺及十二指肠)的获取及修整,包括多余组织等去除,血管的修复以及器官的整体保存;而邓荣海副主任医师则进行了供肾的获取及修整。
    随后对丁叔开始手术。在术中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维持,麻醉科马务迪及海冰寒医师等的密切监护,以及手术室器械及巡回护士的配合下,何晓顺教授团队有条不紊地进行了病肝的切除以及移植肝及胰腺十二指肠的植入。
    在何晓顺教授的指导下,鞠卫强副主任医师带领陈茂根副主任医师,陈志涛、郭义文医生等通力合作,仅耗时5小时就完成了病肝的切除以及上腹部多器官的移植,在开放血流后,新肝及胰腺随即恢复正常的颜色。在病情平稳后,器官移植科主任王长希教授及邓荣海副主任医师进行肾移植,2小时就完成了异位右肾移植。在开放血流不久,尿液随即从输尿管流出。整个手术仅耗时7小时,麻醉师团队寸步不离,保障了手术过程的顺利。
    丁叔随后转回重症医学科,在蔡常洁教授团队高度重视下进行监护治疗。丁叔的肝功能指标在术后1周就达到了正常,肌酐在术后3周也降到了正常,术后3天就不再需要胰岛素治疗。从术后卧床到无需陪护搀扶自主下床活动。术后4周,丁叔顺利从器官移植科出院。“中山一院新技术救了我的命!”丁叔已经能够恢复日常生活,终于能够不再”以医院为家”了。
    “我们根据丁叔的病情,制定了最合适他的治疗方案”。何晓顺教授表示:“对医生和病人而言,创新就意味着生命!”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春燕)



报道链接:https://share.gmw.cn/difang/gd/2020-12/07/content_34439971.htm
报道时间:2020-12-07